环都取了好几个月了,为什么还没怀?发表时间:2021-05-07 14:12 什么是“环”? 平日里,大家所说的“环”,学名叫做“宫内节育器(intrauterine device, IUD)”。别看一个小小的环,它可是计划生育时期我们国家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。 避孕环分两种: 第一种,惰性宫内节育器(第一代IUD) 由惰性材料,如金属、硅胶、塑料等制成。由于金属单环脱落率及带环怀孕率较高,这种节育器在1993年就已经停止生产使用。 第二种:有活性的宫内节育器(第二代IUD) 内含活性物质如铜离子(Cu2+)、激素及药物等,这些物质能提高避孕效果,减少副作用。 而这种节育器又分为含铜IUD和含药IUD两大类: ①含铜宫内节育器:避孕率在90%以上,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IUD。它能在宫内持续释放具有生物活性、有较强抗生育能力的铜离子。避孕率在90%以上。 ②含药宫内节育器:将药物储存于节育器内,通过每日微量释放提高避孕效果,降低副作用。目前我国临床主要应用含孕激素IUD和含吲哚美辛IUD。 第二种节育器往往具有治疗作用,通常适合于特殊人群: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,息肉反复发作的患者,或者是有内膜病变的患者。大家最常听说的“曼月乐”就是这种,多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,既能避孕,又能治疗内异症引起的不适,一举两得。
为什么取了环还是不能怀孕? 都说想怀“二胎”,必先“取环”。“取环”后一定能怀孕吗? 不一定。 首先,节育器在子宫内会形成一种无菌性的炎症反应,简单来说,就是子宫内白细胞增多了。但这种反应的“罪魁祸首”不是细菌,而是这个“环”。白细胞多了,那么精子也就很难进入宫腔和卵子“鹊桥相会”,从而让“环”起到避孕的作用。节育器在子宫里呆的久了,造成长期的这种炎症反应,就可能会引起宫腔内的组织异常增生、粘连,导致宫腔内的正常结构被破坏。宫腔内像结了网,精子进去岂不是很容易迷路,自然也就难以怀孕了。此外,放环、取环的过程本身就属于宫腔操作,也会加大宫腔粘连的风险。 通过什么症状可以初步判断可能存在宫腔粘连? 1.月经量减少。如果取环后发现月经量比以前少了,可以考虑宫腔粘连的可能。宫腔的结构发生了改变,姨妈自然流的不那么痛快了。 2.痛经。如果取环后发生痛经,或者痛经加重,那么也有可能是宫腔粘连惹的祸。宫腔里组织的增生,粘连,内膜脱落得不彻底或者宫腔内血流不畅——不通则痛,姨妈痛就找上门来。 |